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高等教育 > 正文

焦桐作弦奏华章!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探访“音乐小镇”产业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3日22:58 来源:郑州工商学院

“从防风固沙到富民强县,焦裕禄精神如何孕育出兰考‘音乐小镇’?”当00后学子在古筝面板上触摸千年文脉,当智能化生产线与老匠人刻刀共舞,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产业变革正在黄河故道悄然上演。


近日,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师生深入“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产业探源之旅。

 


一、精神传承:焦桐树下的产业蝶变


“焦书记栽下的不仅是树,更是兰考人的命根子。”在韵音乐器有限公司的“焦桐记忆馆”,总经理郭凯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向师生们讲述:1963年,第一棵泡桐在盐碱地扎根;如今,兰考已占据全国古筝、琵琶、阮等民族乐器3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

 

车间内,老匠人的刻刀在桐木面板上飞舞,匠心独具雕刻千年纹样。“我们坚持‘三分科技、七分手艺’,既要让焦桐发出时代强音,更要守住民族乐器的文化基因。”桐木年轮中沉淀的不仅是岁月,更是一个县域产业从“治沙”到“治富”的精神密码。



二、匠心传承,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的交响


在中国民族乐器博览中心,青铜编钟的浑厚与焦桐古琴的清越穿越时空,在数字化展厅里奏响文明对话。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树德书院学子们或俯身辨识战国编钟的错金纹饰,或侧耳聆听古筝面板的共振频率,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轮指间,触摸着中华礼乐文明的脉动。

 


“这不仅是专业认知的启蒙,更是精神血脉的赓续。”学生研学日志中的感悟,折射出兰考学院“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学院构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校外产业实践基地”双循环体系,与韵音乐器共建“焦桐工匠坊”,让学子在老匠人的指导下雕刻千年纹样,在电商直播间操盘民乐“出海”实战,培育既通晓传统斫琴工艺、又能驾驭智能制造的“两栖人才”。


三、产教融合,培育新时代民乐工匠


作为兰考唯一本科院校,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始终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在“焦桐工匠坊”里,培育00后学子成为既熟知民族乐器制作工序、又能轻松驾驭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让传统技艺焕发数字生机。

 


“每台古筝的诞生都是文脉传承与科技创新的交响,每位学子的成长都是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的共鸣。”兰考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正探索“产业学院+特色小镇”育人模式,让课堂设在生产线,论文写在大地上,已累计输送300余名“懂技术、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四、文化共鸣,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当树德书院师生代表在音乐小镇奏响《焦桐花开》,古筝的清越与泡桐的沙沙声在春风里和鸣。这座曾以“风沙、内涝、盐碱”闻名的县城,如今正以“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新名片走向世界。从治沙焦桐到富民产业,从黄河涛声到世界回响,郑州工商学院兰考学院用教育之力续写着新的传奇——让焦裕禄精神在青年指尖流淌,让中华礼乐文明在时代弦音中永续传承。

 


“焦桐作弦,奏响的是文化自信;匠心为谱,传承的是精神火种。”在这片黄河故道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正谱写着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责编:梅瑞祥 二审:时高玺 三审:张舸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