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宣传网

首页 > 基础教育 > 正文

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举行第二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11:21 来源: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

  2024年12月12日上午,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举行了第二届研究性成果发布会。郑州市校外实践教育中心科长史东,金水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员关春霞,以及区属学校的教师、家长代表20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本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发布涉及自然、劳动、科技等多个方面。12个学习课题小组,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方式呈现了12项成果发布,交织12抹绚丽的色彩,律动着每一张自信的笑脸、书写着几个月来孩子们深度学习的故事,演奏出一部孩子们研究性学习的华美乐章。



  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资料搜集、数据整理……一字一句留下他们思考的轨迹;从校园到校外——超市、社区、博物馆、非遗美学馆、交警支队、街头巷尾都留下了他们寻找答案的足迹;思想碰撞、设计图谱、动手制作、练习表达。制作精美的手册、富有创意的模型、吸人眼球的海报、形式各异的成果作品,引人驻足欣赏;豫剧之美、数学之妙、妇好鸮尊的传奇故事、河洛文明的起源……他们利用展板、利用平板、利用作品讲述自己小小的发现,孩子们俨然将校园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成果博物馆。



  孩子们变身汽车机器人,还原研究过程,自信大方地向各位来宾分享小组的研究成果。他们身着戏服、小帮厨工作服,用情景剧、辩论赛、时空对话等不同形式分享自己的成果。一课题一特色,文化育人润无声,亦动亦静的成果发布,汇聚着孩子们的汗水与梦想,仿佛是每个课题小组独特的明信片,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在本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六九班王子沫的妈妈说:“在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山开路、遇水架桥,越挫越勇,这番经历对每一个参与的孩子来说,是深入内心的满满的体验感、成就感。五二班徐正昇的妈妈说:“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骄傲与感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孩子经历了人生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设计问卷,第一次走进河南非遗美学馆,第一次亲身体验豫剧的魅力……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如何助力学生的成长?如何让学生站在学习的正中央?这是每一位文源人思考的命题。立足本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发布,结合校情和学情,文源小学教师代表张艺幸以《学做“研究生”——共情的力量》为主题,从“如何选择合适学生的课题、如何为学生提供支架式的帮助、如何针对学生研究进度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推动活动持续进行”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金水区文源小学副校长李淑莹以《123模式,重塑育人新样态》为题,讲述了文源小学通过厘清一个目标、构建两个途径、完善三项机制开展,建构“123”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推动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重塑育人新样态的探索之路。



  郑州市校外实践教育中心科长史东,对于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成长的模式表示肯定,同时对孩子们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发布给予了高度评价。



  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关春霞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她表示,通过本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发布会看到了“文源模式”,看到了孩子们在研究实践中打破了学科边界、打破了校园边界、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并勉励孩子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收获新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在困难中接纳自己,在冲突中理解他人。



  为推动研究性学习纵深发展,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12月16日下午,学校又举行了“研究性学习教研总结会”,老师们复盘交流 、经验共享,以案例为载体畅所欲言,开阔工作思路的同时更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金水区文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延颖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给予表扬和肯定。她鼓励大家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孩子们创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注重从跨学科、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视角构思活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要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实践学习中,成为老师们得力的“助教”。

  从校园内到校园外,从核心知识到关键技能,基于真实场景的深度学习,基于真实任务的协同合作,基于真实体验的获得成果,学习的过程在文源校园里悄然发生。今后,金水区文源小学将继续完善“123”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让学生在探求真知的实践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突破知识和想象的疆界,成就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


责编:周彦霁 作者:杨凯丽 作者单位:郑州市金水区文源小学 二审:肖博 三审:张智勇

最新发布

更多精彩

Baidu
map